[音乐]
[音乐]
[音乐]
再看一句,子夏曰:"贤贤易色"
[音乐] 这句话很有名
朱熹的解释是:礼贤贤士改变了好色之心
这个色意思是好色之心的意思 那么这个解释呢,也有点问题
碰到贤人就改变了好色之心 那我们也不要谈恋爱,也不要结婚了。
还有种解释 说是贤贤易色什么意思呢?
对待妻子,重品德
不重容貌,这个色呢理解为容貌
这个是个惊世骇俗的观点 根据我的理解,这个色是脸色的色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礼贤贤士
要肃然起敬,就是贤贤易色
下面一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音乐]
朱熹的解释是 孔子比较少谈利、
命、 仁 这个是传统的解释,这种解释显然是有悖常理的
在《论语》当中,孔子谈到人的地方有 109 次,他怎么少谈了?
孔子也赞成谈命,天命,叫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要畏天命,知天命
谈了很多的,所以呢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 这句话关键是对"与"怎么理解
"与"除了连接词以外,还有一个意思 赞成的意思。
就这句话呢 应该这样解释,孔子比较少谈
利的问题,而赞成谈命和仁的问题
再来看这句话:子曰
君子不器
这句话也非常有名。
有种解释说 君子不是容器,把器解释为容器
这也是很成问题的。
比如说在《论语》当中,孔子有一次对子贡讲:汝,器也
你是器,子贡问:何器也,什么器呀? 孔子回答说:瑚琏也。
瑚琏是美玉了 那你总不能说美玉是容器吧?那么实际上这个器
是相对于道而言的,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主要关心的是形而上之道 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形而下之器
叫君子不器。
还有这一句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
邦无道,谷,耻也
宪就是原宪
子思,也是孔子的弟子 原宪问耻,有种解释说
这个耻通牙齿的齿,引申为民生问题 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孔子回答说 邦有道,谷。
他把谷解释为 五谷丰登,天下国家走上正道的时候,就五谷丰登了
天下国家无道的时候,谷,耻也 老百姓口中没饭吃了,饿殍遍野。
能这样解释吗? 古汉语中的耻就是耻辱的耻,没有其他解释
原宪向孔子问什么叫耻辱
孔子回答说,天下国家走向正道的时候
这个谷绝不是五谷丰登的意思,这个谷是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
引申为当官的意思,你在拿俸禄嘛 当然当官了。
就是说天下国家走上正道的时候 你可以去当官。
但是在天下国家无道的时候 你还在当官,那也是种耻辱
再来看一句: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音乐]
子游也是孔子的弟子,讲了段话
这段话呢有种解释,说是如果
你总是有事没事地跟国君在一起 那就会遭受屈辱。
如果你总是有事没事地跟朋友在一起 朋友就会跟你疏远了。
简直不知所云 事君什么意思?以后我们会讲到的,叫以道事君
国君有过失,我们应该劝谏 这个叫以道事君。
但是呢 劝谏的次数不要多,如果是劝几次不听就算了 劝多的话可能会自取其辱
对朋友一样,朋友有过失,我们也要加以劝谏
但是也不要多劝,多劝以后呢,朋友跟你生疏了 应该是这样解释的。
还有,唯女子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音乐]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是任何 人际关系的一个铁则。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关键是前面一句话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据考证,这句话
是孔子有一次跟他老婆吵架了,发了一句牢骚话
结果被他的弟子们听到了 记录了下来,变成了后来大男子主义的一句格言
那么女子当然指的是女人了 小人指的是什么?
有种解释,把小人理解为小孩
在古汉语当中,从来没有把小人解释为小孩的
小人是相对于君子来讲的 君子呢原来讲的是地位比较高的人
年长者,还有是国君、 丈夫 都可以称作是君子。
后来主要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小人呢,主要指的是一般的老百姓
他们在道德学问方面比不上君子,跟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卑鄙 小人还不是一个概念。
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解释 这里面的小人指的是孔子家里的仆人和下人
这个解释应该是准确的,千万不要把小人解释为
小孩,包括甄嬛传里面,也把这个小人理解为小孩 这是种误解。
还有一句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音乐]
那么君子关心的是学问道德的问题
小人关心的是什么?这个土啊,怎么解释?
有一种解释 把它说成是家乡。
君子关心的是道德问题 小人关心的是家乡的问题。
那么,这个解释呢应该来讲是有问题的 君子和小人关心的问题一定有对应关系
那么道德跟家乡有什么对应关系? 就这个土应该解释为土地,土地多了
财产就多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君子关心的是学问道德的问题
小人关心的是土地财产的问题 [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