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接下来我们看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
其他的因素可以来影响,有一个是说我讲的故事不一样会不会造成这个影响
他们就发现说,如果是这个最后通牒谈判的这个实验是用这个买卖双方的这样的一个叙述
来描述的话,那确实可以降低这个提议,降低10%
那可是呢,它不会影响这个拒绝的那个比例,所以你就知道说确实好像
是不是说这个卖方这边就觉得说,在这个市场的场合
那所以我多要一点好处其实是理所当然,因为这是一个 那个市场嘛,那可是呢,显然这个另外一方并不这么认为
那他们也有尝试,好,不然这样好了,我们把这一个 实验说明改成是一个好像说我们是要,我们有一个共有的
这个什么东西,那所以我们要共享这个资源,那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分配等等
那当他把它描述成这样的时候,确实变得就是说提议就更公平,然后另外一边也更愿意
接受,上面就发现,确实这个就是如果我有不同 的情境是可能可以来影响这个最后通牒谈判实验的结果
好,那甚至他们有时候,如果说我在实验说明里面多加了
一句话,说你想想,如果你是另外一方你会怎么做?
那这样子加了一句话就会增加就是人们对于说害怕被拒绝的这样的心理
那因此呢,提议者就会提议更公平的分配,所以其实确实 我如果加进这个这样的一个情境,是会改变
人们的行为,那不过这边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说,我们可以再从
我如果改了这个情境那个情境或加了这句话或怎么样,确实可以改变人的行为 可是呢,我们还没有一个,就是有一个
全面的一个理论来解释说为什么在不同的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行为,那所以
你要来解释这个情境的这个框架的效果,就到目前为止,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来投入,更多的- 人来研究
下一个我们要讨论的这个现象是什么?是不同的
当我这个赛局改变的时候,那有什么影响?好,那好第一个我如果告诉你说
另外一边是谁,另外一个是谁的话,那或者说甚至我只是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见面
握个手,那这样子都会让这个独裁分配赛局里面的这个分配者他
就会给另外一边给的更多,所以真的见面三分情是有道理的,甚至他们
有人就说好,不然你的对手是学生,或者是你的对手是,比如你要给的是
就比如说红十字会或者是某一个慈善机构,那因为你知道另外一边是慈善机构,你的行为
也会因此就改变,就更愿意给对方相较于匿名的这个情况
好,那另外很有趣的
他们尝试做的事情是说,在这个最后通牒谈判实验里面之前呢
那我们先做一个,比如做一个智力测验,那智力测验分数比较高的那一边呢就变成
提议者,然后低的成为这个回应者,那这个就会让这个提议者
我是赢了一场竞赛,所以我有资格,这个就是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才得到
这个权利的,那所以他提议就会降低10%,你就会发现好像是说我觉得我是
理所当然,我是应得的,所以我就会改变我的行为
好,那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所有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就是可以来达到接近理论预测的
那不过,聪明的经济学家就开始想了,不然这样好了,我把它改成是说
一个提议者呢可是有两个回应者,所以这两个回应者必须要
抢着要来接受这个提议,那所以先抢的先赢,所以谁接受了谁就会 那就会得到那个提议,那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说
那所以这个提议者就想说,我如果被一个拒绝没关系,还有另外一个人呢,而且他们抢着要,- 那所以呢
这个时候那提议者就会提出非常不公平的 分配,1:9,2:8,可是呢还是会被接受
对,那所以这边你就会发现确实这边是有一些 造成一些影响的,那甚至你把它反过来,如果是两个
提议者抢一个回应者,那这个时候就变成倒过来,就是两个回应者
拼命的提议,拼命多要让对方拿很多,所以不是50/50而是
是6:4,7:3,8:2要抢着 要让另外一边接受,所以确实这个竞争压力是会造成影响的
那甚至他们还要做好,不然这样好了,就是如果说我
拒绝的时候那分配不是两个人什么都没有,而是2跟3
那所以意思是说好像就是说无论如何你会拿到2我会拿到3,那所以
那我们现在本来是10块钱的分配的话,那如果拒绝2跟3的话,那好像是说其实我们
是分配剩下的5块钱,就是你先拿2块我先拿3块这个我们不管 你接受或拒绝,你都会拿到,可是呢,剩下的我们要怎么分配
那可是这个时候到底什么叫公平?50/50还是公平吗?还是说
剩下的那5块钱你拿2.5我拿2.5这样才公平,那所以这边可能就造成就是
有不同的对公平的看法,那也因此提议就会有不一样
因为这个对公平的看法不一样,而造成这个更多的人拒绝 你用你对公平的看法,可是我是用不同的看法来做的
好,那就是说 你知道说到底这个金额有多少
那这个有什么影响?像我们到目前为止所有最后通牒谈判的实验都是说这个
有10块钱,所以你要分配这个金额就是怎么分这样,那可是好,如果
改成是说另外一方并不知道它到底是10块钱还是20块钱,那所以这边有个问题
是说10块钱我给你5块的话是50/50这是公平的分配,可是如果是
20块的话我给你5块,其实是一个25:75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分配
好,问题是说如果你身为回应者不晓得说到底我们分的是10块钱还是
20块钱的时候,你看到说我只给你5块钱,你会不会拒绝?那这边有一个困难是说当你不确- 定的时候
你可能就想到一方面就是说你要惩罚那个不公平的人,可是你又一方面 又害怕说你会误伤那个好人,那所以其实你
你拒绝的比例其实就会降低,因为就是当你不知道说,这个我只拿到5块钱是因为是你对我不好
还是是说其实是因为这个大环境不好,那这个的位置其实就会影响那个拒绝的情况
好,那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子,如果说我是
好,如果你只能选8:2跟10:0,那这个时候你选8:2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这里就边有一个是这个我到底选这个的情境是什么?我的意图是什么?要怎么影响?
好,因为本来8:2,本来是20/80这是不公平的分配 那是因为相较于比如50/50,或者是40/60
可是如果说我只能选8:2跟10:0,那所以相较于10:0我给你8:2其实
已经是非常的优待你了,那你会不会?
那我们就发现说,嗯对!确实,如果说你的选项变成是只有8:2跟10:0的话,那选- 8:2是
会被接受的,虽然在,如果选项是5:5跟8:2的话,那选8:2就可能
比较会被拒绝,所以这边的话就是我的选项到底有多少?那我透过这个
我的选择我所表现的意图是怎么样?那这个其实会有影响的,那甚至有人甚至做说不只是
0到10,甚至还可以是跟你拿钱的,那所以我 没有选择跟你拿钱,可是我跟你8:2
那这个虽然在本来原本的实验里面是一个不公平的分配
可是在这个新的实验里面,因为有包含我甚至可以让它变成是负的
我从你身上拿钱这样的选项,那说不定这样就让8:2变得好像是比较公平比较好的
那当然你就可以问说那是不是不同的理论可以来解释他们,对,就是不公平趋避的这个效用函- 数可不可以解释
就是说当你有两个以上的比如提议者或者
回应者的时候,这个2:1或1:2的时候,那不公平分配
的效用函数可以怎么样来解释它,这个你可以去想,那或者是说,甚至有人做了,好,我- 来讲这么
一个非常特别的实验,它是一个提议者然后他要分配给就是3个人,所以有两个回应者,有一- 个回应者
那他负责回应接受或不接受,那第三个只是单纯就是在那边
那这边有趣的事情来了,就是说那个提议者提议的时候他告诉这个
回应者说,所以好我拿到X然后你拿到Y,你拿到多少
这是一个,可是另外一个问题是说那我如果只告诉你说 你拿到Y跟我告诉你说,好,你拿到Y他拿到Z
那这样子的话,你知道第三个人拿了多少钱会怎么改变你的行为
就是说你愿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那或者是说你不知道你拿了多少?你只知道说
他拿到了多少?那个Z是多少?那这边的话就是说给定
就是这是个三个人分配,那你对于不公平趋避或者是就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社会偏好的效用函数
那其实这里边就有可能根据就是你知道Y跟Z各是多少?或者你只知道Y
或只知道Z,那这个其实都会影响你的行为的
那实际的实验话很有趣,就是说当我知道Y,当对方知道Y或者Y跟Z
都知道的时候,那个提议者会提议就是说,对,就是给你30%-40%
然后给这个第三者是5%-10%这样
那所以大部分都会被接受,只有5%的拒绝,那可是呢,我如果是只告诉你那个
给第三者多少不告诉你说给你多少的话?那通常就是说就会是,好,我就会
大部分都自己留下来都自己暗扛,然后可是给那个Z是给10%-15%
那可是因为他不知道提议者没有给他很少
这个并没有被发现,那也通常会被接受,那所以你就会发现说确实当我知道
跟不知道就是那个你拿到多少钱或者是第三者拿了多少钱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的
行为是会改变的,那可是问题是说你要怎么样子来用比如 我们刚提议的这些不同效用函数可以来解释这些结果
那这边其实就会是很有趣的挑战,好那
至少到目前为止你可以看到的情况,大部分的情况是说如果你把ERC去跟这个不公平趋避这个
Fehr-Schmidt Guilt-Envy模型来比较的话,其实大部分好像ERC是差一点的,那所以
通常被用最多是Fehr-Schmidt,所以你就发现说人们确实是对这个
不公平是有厌恶是有趋避的,那不过呢就好像就是说确实有
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被抓住的,那因为这些模型它都是假设
就是好像就是说所有的人的效用都是可以拆开独立来看的
那可是它没有办法去处理就是所谓的就是这个互相的一个情况
就是说因为你记得就是不管是ERC或者是这个不公平趋避的,我在乎的只是说
相较于其他人拿到多少钱我拿到多少钱的这个比例或者说这个差距有多少?
那可是这边是没有去管这个意图的,就是你对我好跟我对你好
这个东西其实是有一个差别的,那所以接下来我们可能就要来看我们要怎么样
来得到这个互惠的这样的一个效用
[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