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好,
各位同学,大家又听到了这个熟悉的诵读道德经第八章的声音,
我想讲到这里,大家对这一章也非常地熟悉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已经讲了七条, 今天我们来说最后一条:动善时。
说起水动善时啊,大家恐怕都有切身的体会, 水该静的时候静,比如在湖里的时候;
该动的时候动,比如在江里、 在小溪里的时候,快乐地自由地奔腾,
不管前面有多少阻碍,水一定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如果大家有机会看一下世界地图,或者从飞机上往下面去看, 地面上的、
地图上的任何一条河流, 都没有笔直的,所有的河流都是曲曲折折的,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障碍没法越过,没法越过的障碍
那么水就把它绕过去, 形成这种曲曲折折的状态。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每个人回顾自己的一生,道路都是曲曲折折的。
对,如果我们把曲折看做是一种常态, 就不会为遇到暂时的困难、
暂时的曲折 而感觉到自己最为倒霉;
道路在笔直的时候,那你反而要小心了。
所以我们说这个动善时,水 善于掌握时机,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
哪怕是遇到绝境,在悬崖上无路可走的时候,它也会化成瀑布, 倾泻而下。
拿什么东西我们来领悟老子这个动善时最为恰当呢? 就是雨水。
大自然真是富有自己的这种智慧, 大家看这个雨水是怎么来的呢?春天的时候,
春风化雨,种子刚发芽、 禾苗刚出土,
一场大雨不就麻烦了吗?所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
到禾苗长高了,挺得住了,需要灌溉的时候,雨量就大了;
到冬天,人家的智慧才高呢,变成雪覆盖在大地上,
变成冰把自己隐藏起来。
你说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硬?就是这个冰,你越寒冷,
冰越坚硬,雪化了冰化了,又是春天。
可以上化为蒸汽,腾挪于天地之间,化成雨水滋润万物;
下可以深入地下,所以我们说这个水呀,动善时,
掌握时机,化成无穷无尽的力量。
关于上善若水的八条,我们已经全部讲述完了,给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点,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二点,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这个善是行善的善;第三点,
心善渊;第四点,与善仁; 第五点,言善信;第六点,政善治;
第七点,事善能;最后一条,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对上善若水第八章的最后一句总结, 水跟道最相近的,一个是处下不争,
所以在最后的总结的时候,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个体现了道家的无为、 不争的思想和智慧。
关于这个内容,在后边我们还会进一步地深入理解。
关于上善若水, 这是道家的一个核心的命题,了解了中国的水文化,
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形象, 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的精神和理念。
希望大家下去以后认真仔细地 品读。
我们的课就到这里。
好,各位同学,再见。
[空白_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