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
那么今天是第一讲,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翻译技术。
我相信凡是听这门课程的同学, 你们已经学过很多年的语言课程了,英语也好,其他语言也好,
那么做翻译更是经常的,是一种经常的练习工作。
但是, 在翻译成为一种职业,成为一种真正的翻译任务的时候,
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那么如何使用 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帮助我们做好翻译工作,
就是我们这门课的关键性的主题内容。
在继续往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翻译技术。
那么翻译技术最粗略的定义就是说能够帮助
语言翻译或者其他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活动 的信息技术。
但这么定义的话呢可能有些粗, 但是不管粗还是细,我们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怎么克服所谓的语言障碍问题。
我们把这个视线首先集中在翻译工作本身。
在传统上面,一个翻译家拿着本词典,
拿着支笔,皓首穷经,这个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 积累沉淀之后,翻译出了若干的巨著。
这是我们传统的认为的翻译家的形象。
那么对一个,你们,对于所有的翻译工作者来说,
只要他接触,不是做这个完全熟悉的这个领域或内容, 那么都可能会遇到和你们一样的问题,就是
怎么理解原文?这原文到底在说什么啊?然后是怎么生成译文?
怎么用这个最合适的语言来把这个原文内容 进行传情达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
这个新技术有没有帮助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所有的课程中进行讨论。
那么其次,当翻译工作从一本书
向更多的这个内容,工作量, 更短的工作时间,这个变化的时候。
特别是从文学翻译过渡到工程翻译,技术翻译的时候, 这个怎么样提高工作的效率呢?那么前人
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就是所谓的翻译记忆技术。
那么翻译记忆,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做过的工作不要再做了。
它的具体的讲解我们今天会给出一个概要,那么在随后的课程中呢会进行非常深入的讨论。
在翻译工作中间,
还有,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诸位在平时做翻译练习的时候很少会碰到的 就是所谓的术语问题。
那么术语这个问题呢,说大可以很大,说小也可以很小。
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那么当你在做一个翻译任务的时候,如果这个文字,这个文章很长,
你能不能记住,确保你这个人名儿,在最前面出现的人名儿,和在最后
出现的人名儿,在最前面出现的地名,在最后面出现的地名,
如果这两个是一样的东西的话,你的脑子能不能记得很清楚,让它们使用一致的译名进行- 表达呢?
那么有些同学可能说,可以啊没问题。
如果这个数量从一万字到十万字,从十万字到一百万字,你还可以吗?
继续,我们的工作继续往前扩展, 一个人的做翻译显然不能满足现在的翻译工业的需求了。
那么现在的翻译产业,现在翻译行业这个要求我们多人进行合作。
在多人合作的时候又会产生更多的麻烦事情,这个一致性 显然是关键性内容之一。
那么怎么解决多人的翻译工作的障碍 是我们信息技术要着重解决的内容之一。
那么继续扩展,那么在翻译工作之前是写作。
这个如何为一个技术产品写好说明书,而且
是为未来的翻译工作做好,这个写作上面做好准备。
就是说做到我们所谓的本计划所要求的各种各样的 中立:文化中立,政治中心,性别中立,诸如此类。
那么在这个工作上面写作者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个信息技术也可以为这些写作者提供帮助。
那么诸如更多的像商务咨询, 那么有些我们在这门课程中会提到,有一些可能还需要
各位在未来自己去进行学习,或者在其他课程中进行学习。
那么最后补充一句话就是,翻译技术的各种研究,都是起源于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是我们所有翻译技术,这个研发的最根源。
那么下面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翻译技术的组成部分。
首先基本上不用怀疑信息技术基础, 是我们学习这门课所必需的内容。
那么在北京大学,这门课呢叫做文科计算机, 是所有的文科生要在一学年之内完成的课程。
它的覆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个办公软件的使用,
基础编程,计算机热点问题讨论, 诸如此类的。
如果各位同学对于信息技术基础没有任何了解的话,那么拜托各位, 需要去进行一些补充性的学习。
那么其次呢, 我们翻译技术的最重要的一块内容,
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如何帮助大家理解原文,生成译文 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辅助工具。
那么在我们这门课程中呢,把这些零零总总的这些技术 分成了三大块。
第一块呢是搜索引擎和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资源。
这些搜索引擎和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
这个语言参考,信息参考,还有各种这个信息知识的这个源泉。
那么下面一块呢是这个 电子词典和各种工具书。
这个电子词典从词典脱胎而来,变成这个所谓"电子化"的
纸本的词典,也就是说不过是披着一个电子阅读器壳儿的纸本字典。
然后发展到现在这个接近于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最终,终极的这个电子词典
和这个参考书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在这门课中也会进行一些讨论。
语料库工具是帮助我们做好翻译的这个另外一个利器。
但是我们使用这个语料库更多的是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如何使用现成的语料库工具
来进行这个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原文,然后更好的产出译文,
而不是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语体研究,或者说翻译学的研究。
这个是和别的课程是有些区别的。
那么翻译技术的下一个大块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
如何帮助我们进行翻译工作,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和 质量的这些工具。
那么基本上公认的,最狭义的
这个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那么就是所谓的翻译记忆和 术语管理这两块内容。
那么扩展开来就是所谓的广义 CAT
工具, 那么包括呢这个机器翻译,这个质量控制工具,
这个拼写检查,文字获取, 等等等等。
那么这些内容呢我们会在 随后的课程中用专题的形式跟大家进行分享。
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我们会在每节课的课后有一个独立的这个专题
给大家进行讲解,帮助大家进行这个学习和掌握。
那么这些工作,这些工具呢,有些可能诸位听起来觉得,
现在听起来可能觉得很奇怪,但是等各位如果真正进入翻译行业的话, 会觉得实在是太有用了。
比如说最简单的数字数, 这个同学可能觉得数字数这件事还需要让我学呀?
这个你数,这个word不就有吗?我自己眼睛瞧瞧也就可以了。
但是这个,一个翻译,他日常的工作就是 码字,那么他的报酬来源也在于字数。
那么这些细细碎碎的这些内容,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的话, 这个工作效率,工作的心情会非常受影响的。
那么最后一块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能够帮助我们一个团队进行这个,一堆人
这个,一大群翻译家来协同工作的这些信息技术工具。
那么从这个最基本的 这个翻译项目管理、 翻译流程管理,一直到这个翻译业务管理、
翻译公司管理,它又组成了一个翻译技术的一个 非常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的说来吧,这些翻译 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在这门课中呢都会涉及到,
呃,但是重点,显然我们在这门课中会放在如何个人工作为主,
而团队翻译工作呢,会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
因为我们在这个北京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还有专门的 翻译行业与翻译管理课程,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课程。
那么这些后续的研究课程呢,是提供这些
这个本地化和这个团队翻译,公司,翻译公司管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
如果各位同学有兴趣的话呢,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公开课。
下面呢 我们讨论一下这个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的全景, 到底我们这些课程每一小节都讲些什么。
第一个,是今天的内容,我们讲一下这个
翻译技术的概要,翻译市场发展的变迁,翻译行业的这个进步, 那么给大家一个综合性的印象。
那么随后的几节课程我们讨论
这个互联网工具,这个语料库工具,电子词典和电子参考书工具。
那么之后呢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狭义 CAT 工具, 翻译记忆和术语管理。
我们会给大家讲 一些特定的这个行业普遍采用的一些软件,
还有一些比较涉及,比较有特色的一些软件是他们使用的。
那么之后的穿插性的内容是广义的 CAT 工具, 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样就不再重复了。
那么机器翻译,质量控制是 比较核心的内容,我们会用就是独立的章节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呃,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像我们在课程这个预告中说的那样子,
自然语言处理是我们所有翻译技术,工具能够设计出来的根源。
那么学习一定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能够大家这个打开视野,
理解这个翻译技术的缘由和发展, 对于这个翻译技术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
这个提高这个各位在翻译行业,在未来从业时候的职业适应性 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么这块内容不会太多, 因为在北大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个课程体系中间, 还有专门的这个自然语言处理课程。
其他的介绍性的专题还包括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 这个翻译流程管理、
语言资产与语言资产管理、 翻译公司的 ERP、 翻译公司管理系统。
那么这些内容呢,占据的时间 这个现在就不仔细讨论了。
那么诸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我们的 课程大纲获得更详尽的一些了解。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门课程的参考书。
首先是 Lynne Bowker 女士的这本书, 发行于
2002 年,但是属于经典中的经典,希望大家好好阅读。
这个英文版可以直接购买,中文版的一部分是我们学生的习作,
可以在我们系的网站上面找到,但是翻译的准确没有什么特别的保证。
中间的几本书呢,是 非常有参考价值,但是显得稍微有点老。
最后是北京大学最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的两本书,
那么难度呢稍微有点深,也可以供各位这个作为学习之用。
如果要是诸位现在不能立刻看懂的话呢, 放在那里,在以后的工作中间随时参考,也是非常好的。
这些呢,是我们推荐给大家的参考网站, 这个内容相当的多,这个我就不一一进行讲解了。
如果诸位不能在这节课后就把它们都看完的话, 那么希望在各个类别中分别挑几个看一看,
然后留下一个大致的印象,在讲到相关课程的时候再进行深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