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坑儒坑的全是方士吗
有人问了这个问题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我们就清楚
里面当然有方士 可是并不全是方士
秦始皇做了这么多倒行逆施的事情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上不闻过而日骄”
下面的人通通都在骗他不敢讲真话
别人不敢讲真话 可是有一个人他应该要讲真话
你们去想一想那个人是谁
那个人 于情 他是他的亲儿子
别人不敢讲真话 父子之亲能不讲真话吗
于礼 将来他要继承这个国家
他不能放任这个国家基业 这样继续败坏下去
于法 他是长子皇长子
他有责任有义务应该对皇帝提出谏言
这个人就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
别人不敢讲真话 扶苏跳出来讲真话
“谏曰”他怎么说
“天下初定”刚刚定
远方黔首百姓都还没有集附
注意“集”这个字
我们现在看上面是个隹下面是个木
其实这个字最原始上面是三个隹下面是一个木
什么意思呢
三是多的意思
很多鸟聚集在一个树上叫做“集”
为什么我跟你们讲造字这么造
我前面已经说过 记不记得讲“若飞鸟然”齐国的军队
鸟是最容易受惊的动物
只要稍微让他们惊慌 那个木头上的鸟就会通通跑光光
“集”字有多难
一个“集”字要包含多少爱心多少耐心
才能到达“集”的效果
这就是古人造这个字的用意
“远方黔首未集”
“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所以就知道
秦始皇重法绳之的那些人 一定也包括诵法孔子的人
从这句话就看得清清楚楚
“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这话讲得多么委婉 多么替秦始皇着想
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跟你说真话的时候
只有他的亲生儿子敢跟他说真话
而他的反应是什么
这是最后一刻他有机会听到真话救他自己的最后一刻
他的反应是“始皇怒”
他非常非常地生气
他 (扶苏) 怎么敢跟他 (始皇) 讲这样的话
为什么他 (始皇) 觉得他 (扶苏) 不敢跟他讲这样的话
他 (扶苏) 凭什么认为他比我 (始皇) 英明
他 (扶苏) 凭什么认为他的决定比我 (始皇) 正确
我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人
这就是秦始皇的心态
他不能杀他的儿子
他使扶苏 把他远远地打发到北方的边郡去
去做蒙恬的监军 到上郡去
他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人 眼不见为净
他不想看到这个令他讨厌的人
这就是秦始皇的心态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一年就要发生一件
注意影响秦始皇命运的大事
“三十六年”离秦始皇死就剩两年
离你生命结束就剩两年不到
“有坠星下东郡”天上掉了一颗陨石在东郡这个地方
“至地为石”到了地方是一颗石头
黔首老百姓“或刻其石”
史书上出现这个“或”就是有人这么做 可是我们不知道是谁
或刻这块石头上面写着哪几个字呢
“始皇死而地分”
秦始皇将死他的地将被大家瓜分
秦始皇听说了这个事情
注意下面这段“遣御史逐问莫服”
叫御使去一个一个审问 “莫服”没有一个人承认
读到这里 把书盖起来
你觉得接下来秦始皇会怎么做
当然你们都很聪明 你们一定都猜出来秦始皇会怎么做
把书打开“尽取石旁居人诛之”
只要在那石头旁边 方圆多少里内住的人 全部抓出来杀光
这就是秦始皇解决事情的方法
这样你们明白了吧 一点都不难
他解决事情的方法你们都已经猜对了
我想再怎么样同学听了这么多遍也猜对了
重点不在这 重点在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什么叫做历史
古今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相同的
差别只在于 随着不同的时代 我们常常会提出 很多或相似或不同的解决方案
你要历史读起来有用 就是要去看我们的问题 曾经过去什么样的人碰到过
他们用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我们今天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差别在这个地方那重点来了
重点在我们现在看到秦始皇的这个做法不是只有他
我坦白告诉你们 历朝历代有太多自以为执掌力量的人 都喜欢这么做
因为这样解决事情最简单最简洁最明白
最直接 可是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注意看“因燔销其石”把这块石头毁掉
“始皇不乐”知道这个事情之后 他当然不快乐 为什么
因为一件一件又一件让他不顺心的事情发生
他当然不快乐
这么多年他意得欲纵 他已经习惯 没有人敢回应他的事情
每一件事情都要顺着他的心意发生
他是那么聪明的人 其实我说实话
他心里头 难道不知道天下已经到了濒临奔溃吗
他心中比谁都清楚 只是他不愿意去承认真相而已
因为承认真相太痛苦
只有自欺才是让自己活得最快乐的方法
结果你看“始皇不乐”不乐怎么解决事情
我们来看 他已不乐了 总得要解决吧
我们来看 他是不是还有选择的机会呢 前面我们说的两条道路
一条是面对现实改变自己解决问题
另外一条道路是继续回到自欺的温暖怀抱里面去
结果他的做法是“使博士为仙真人诗”
叫博士做了一首诗歌叫“仙真人诗”
谁是真人 不就是他自己
“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
到哪里去叫人家唱这首“仙真人诗”给他听
不断的反复告诉他 他就是神仙他就是真人
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的 他一定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
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 当然你们会说听起来很可笑
这都是古代的故事做什么仙真人诗
现在有多少统治者还不是拿着一堆文轩
拿着一堆人家拍马屁的东西
拿着一堆假造的统计数字自得其乐
这跟听“仙真人诗”有什么差别呢
我坦白 我讲这段不在批评谁
我讲这段是告诉你 古今常常碰到的问题都是相同的
差别只在解决方法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觉得可笑的事情就是
往往评出来的解决方法之愚蠢也是古今相同的
因为那就是人性
我们看看这年秋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秋天 使者从关东回来“夜过华阴平舒道”
一条道路上 在那个道路晚上跃马 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人
拿着璧一个玉璧“遮使者”挡住他的道路
跟他说“为吾遗滈池君”帮我把这个交给滈池君
但他没说谁是滈池君
“因言曰”说你要跟他讲一句话 很重要哦
就是后面这五个字“今年祖龙死”告诉他今年祖龙就要死
使者觉得非常奇怪 晚上突然出现这么一个神秘的人
拿着玉璧遮住我讲了一件莫名其妙的话 我当然得问
“因忽不见”这个人消失了 就在他面前消失了
“置其璧去”只有这个玉璧留下来
这个事太神奇了 使者不敢隐瞒拿着这个璧“具以闻”
具体地告诉始皇发生了这个事
你们注意始皇的反映吗 读到这一段把书盖起来
你们想始皇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各位聪明的同学会讲
很简单 把当时华阴平舒道发生这件事情 周围的人通通抓出来杀光
对吧 这次你猜错了 我们打开书来看看
“始皇默然良久”他一句话也没有说 沉默了很久很久很久
为什么 你可以自欺
可是以你的聪明才智 因为你的自欺现实不断恶化
总有一天你承受不了
到了这一刻他终于承受不下去
因为这些事情 在他来看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又如此地让他惊心骇目
他实在没有办法再告诉自己这都是假的
为什么呢 你们注意看下面的发展 秦始皇听了这句话他怎么说
“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
什么意思我跟你们说 谁是祖龙
按传统的说法 祖就是始
始祖始祖 龙就是皇帝
祖龙就是始皇帝
记不记得“始皇帝死而地分”
今年祖龙死就是 今年始皇帝要死掉
秦始皇这么聪明他猜不出来吗?他猜得出来
他故意要讲成另外一个样子
他说什么 祖龙指的不是我不是始皇帝
是“人之先也”是指我们的祖先
总而言之跟我无关 他告诉自己这不是我
他告诉你什么叫做“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突然跑出来一个人跟你讲这个 你就会怀疑他是不是神仙
他就告诉你那不是神仙那是山鬼
山鬼只知道今年会发生的事 过了今年 明年的事他就不知道
所以怎么回事 注意 发生这个事 就是秋季
秦国的历法跟后来历代的历法不太一样
后来历代历法是以正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
秦国是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
换句话说秋天离十月已经不太远
“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就是告诉你今年已经要结束
山鬼只知道到今年的事情
所以只要我到今年的秋天 今年结束之前还不死
就证明他预言错嘛
所以我不用太担心
我详细解释这两句给各位听就是告诉你们
这个人是何等的自欺欺人
他自己也知道是真的 否则他何必“默然良久”
他想了那么多的借口反复地开慰自己
这跟走夜路吹口哨 告诉自己不怕鬼不是差不多
越是吹口哨越是告诉自己不怕鬼的 不就是越怕鬼的人吗?
你可以欺骗得了天下人 你真的骗得了自己的心吗?
我们来看 他“使御府视璧”
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事诡异
他嘴巴说不相信不相信
不相信何必“使御府视璧”
他专门找人来看这块玉璧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看的人告诉他 这是他秦始皇二十八年过长江的时候
为了祭祀江神 沉在江里头祭祀的那块璧 就是同一块璧
在长江里头沉的璧 现在突然之间 这么诡异又出现在他面前
于是始皇吓坏了只好赶快去占卜
看到底要怎样才能求得吉
占卜出来的卦告诉他“游徙吉”
不要待在咸阳出去巡游才吉
恰恰就是让他出去巡游 恰恰就在巡游途中死了
秦朝就灭亡了
如果他待在咸阳 说不定历史还有其它的机会
我们继续往下看
【果壳教育无边界字幕组】 听录:@蓝田 时间轴:@蓝田 校对:@特立独行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