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看到了从属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
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个闭包,也就是,爱心社,
李启明,周远山之间的闭包。这个闭包与车协,
李启明,周远山的闭包比较,
虽然两个闭包都是两个人和一件事之间的关系,
但是周远山加入爱心社这件事情,是由于他与李启明是朋友, 受了李启明的影响而造成的。
周远山与李启明之间建立朋友关系,则是来自于自行车协这个共同参与的社团。
我们把由周远山加入爱心社所形成的闭包,叫做会员闭包。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前面的实例,做一个抽象,
我们来看看图。左边的图,是周远山加入爱心社之前的图,
右边的图,是周远山加入爱心社之后的图。周远山受到了李启明的影响,
加入了爱心社,这就是社会影响。
在现实社会中,
这种关系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步一步的发生的。选择与社会影响之间,
可能是交替发生的,也可能是同时发生的。
由选择所产生的闭包,我们称之为社团闭包。由社会影响
所产生的闭包,我们称之为会员闭包。看看左边这个图, 或许一段时间以后,情况就又有了变化。
不过,不管事情怎样变化,怎样复杂,
在这些关系中,是否只有三类关系。 第一类,由人际之间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称之为三元闭包;第二类,
由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社团闭包;
第三类,由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我们称之为会员闭包。这些在理论上成立的关系,在现实中,是不是也能得到检验呢?
三元闭包,我们已经检验过了,先放下吧,我们再看看
社团闭包和会员闭包的检验。我们先来看看社团闭包的检验。
所谓的社团闭包,是因为事,使人之间
有了缘分,并结成了关系。据此我们有理由推断,
共同参与的事情越多,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就越大。
肯尼思·尼尔·沃尔兹在2006年的研究中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在人际之间加上共同选课的信息,共同选课的门数越多,
则他们之间建立联系的概率就会越大。 教材中第64页的图,正是验证了这个推论。
那我们再来看看会员闭包。
会员闭包是因为人际之间的关系让人受到了影响,加入了事情。
据此我们也有理由推断,参与某件事情的朋友越多,没有参与某件事情的人
被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参与该事情。
正如Bextrum等人所证明的,我们在教材的第64页也可以看到一张图,
那就是,k值越大,表示共同经历的事情越多,
那么某人参与其中的概率就会越大。人们因缘际会,总会有朋友, 有同事,有同仁,有同学等等
同伴关系。不管这个关系是涉及到人,或者是涉及到事,
就有可能产生社团闭包或者会员闭包。
闭包就是这些关系,是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就受影响而言,社会科学中有很多的理论。 但在原理上,就是受影响。
有些受影响是具有诱导性的,譬如说,体育特长,
偏好,兴趣,有一些甚至是自然的,本性的。
在受影响的前提下,或许会产生进一步的选择,或更多的
受影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受影响应该是一个很好解释,
也可以用来预测的模式。比如说,到底是使用三星手机,还是使用
苹果手机。下面,我们对这一节的内容
做一个小结。其实这一节的内容也很单纯,
就是试图说明,作为同质性的的动力机制之一,社会影响的作用机制。
这一节的内容就到这里。在结束之前,我们看一看思考题。
问题是,在右边这个图中,年纪与种族两个变量
对形成三元闭包,社团闭包,会员闭包会有怎样的影响。
图我们在前面已经见过。今天的内容就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