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不同的系外行星,当然很多行星就跟太阳系有点类似,那我们就不说了。
还有比较奇怪的系外行星就是说环绕双星的行星。
对吧,双星,两个行星,那么环绕双星的有两种构型,就是说 一种是绕在其中双星的一个恒星,
恒星在转有个行星,另外一个是它的伴星。
那么这种当然是有的,因为这个伴星可以到几千个'iii', 几千个几个天文单位这个没问题。
还有更奇怪的是 它绕着两个恒星在那里转,这个就使我们想到了
在古代我们叫后羿射日是不是?天有九、 十日,
对吧?那时候太晒了,他拿起箭奋起神威,那个箭当然很厉害,比我们火箭还厉害。
他就射,把太阳给射掉了,射掉九个,现在地球就变得现在地球就变得宜居带了,对不对? 那么就可以生存了。
那现在当时看来这个 古人也不是纯粹是胡说八道,至少绕两个恒星的系外行星找到了。
那谁要能找到绕着三个恒星的系外行星那肯定也是 《Natural Science》 的
对不对?所以这个很多人类只要第一次发现无论怎么奇怪,你也只要证明 这个是对的,那么人家就信。
所以有时候,开玩笑,做天文的,有做理论的有做观测的。
做理论的,这个你自己很相信自己一套理论但是别人不相信。
做观测的呢,这个结果怎么这么奇怪,自己都不相信。
那别人信了 [笑声],这样一个结论,所以这个是这理论、 做观测的结果。
所以为什么这个有很多做引领国际上天文学的发展, 你的观测是非常重要的,你只要承认这个观测是对的。
那么这个你就必须解释,那理论家就蜂拥而来。
为你去解释,所以不论,别人不论你自己信不信,别人反正信了,就这样。
好,那么环绕双星的行星,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好几颗。
这个最漂亮的是在,一个是在开普勒就《Nature》 上发表的,好几个,有三个绕着双星的系外行星。
这个很精彩的一个,比如这个行星系统叫 Circumbinary planets system。
这个呢,这个是比较小。
它的三个行(星),这个是一个,开普勒三段式,它是一个行星。
对吧,它的质量,这个行星的质量是 0.22 个木星质量。
那么绕着双星在转,对吧,这个平面你可以看到这幅图,这个壁在行星在这里。
这个双星在靠得很里面,对不对?那么它就
掩食,去掩食两个双星,双星很里面,这个外面的轨道周期多少?二十几天。
这个双星就二十几天,行星的轨道周期呢,你key看到 行星的轨道周期在这个
行星的轨道周期是在 额,iii,二百八十几天。
双星二十几天的轨道周期,是它的周期是十倍。
什么意思呢?两个双星在那绕,你如果说要
这个恒星,这两个双星靠得很近在绕, 这个行星,你要掩食这两个双星每个都做到,这说明什么?
这个恒星,双星的轨道平面跟这个行星平面
要非常成一条面,对不对?那么远、 那么小个行星居然能把它掩住。
挡住那个面,共面性非常的好才行,对吧。
所以这个真的是非常奇特,就说明大自然这个共面模型真的是很厉害。
确实是在同一面生成的,你不是同一个面生成你没办法构型搞得这么好。
这是一个。
好,另外一个,这个就是它的演算数据,大家来看看。
这个让大家也是直觉地感受,就是开普勒 它两个双星,再有一个行星,这是怎么发现的?你看到,我们看到是什么信号?
你怎么通过这个信号,怎么知道它是一个双星一个行星? 双星当然用
'iii' 就可以去证论了,那么双星,两个双星也发生掩食。
对不对,这个掩食就大了,因为它,有两个都是一个太阳半径,另外 0.5 个太阳半径挡起来,至少有半个太阳半径。
那个深度就百分之五十啊,这个是任何一个望远镜都能看到,我们这里这个 六十五公分外就保证绝对能看到,你这十几公分都能看到。
对不对,你可以看到,这个prime,这个黄色的,这里两个黄色的是主掩prime。
这个蓝色的是次掩,什么叫主掩呢?就是A去掩B。
次掩呢必须掩 A,就两个A、 B是双星,就是谁大谁小。
对不对,这个掩食,掩食就是说一下子掉下来。
所以你看到这个掉下来这个坑secondary 第二以次掩反而比主掩掩得深,就说明什么呢?
次掩,它这个掩的主掩的次掩的可能 半径甚至还更大一些,挡住得更多,对不对,大于 50% 了嘛。
一半,这两个加起来,这是不是正好等于一。
好,这个,那你可以看到发现这里有几个红点。
这里只有一个红点,这里还是个绿点。
看着好像只有两个点,这是做处理的,其实有这么多点。
红点就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行星去掩A, 看到了,这是一个掩食,这个掩食坑
对吧,这个挡住,这个坑你可以看到深度是多少呢? 0.997减去1,那么就是
3/1000,3/1000开一下根号。
对吧,0.就是1/100,就是 看看这边就是1/10模型,那就0.3,根号0.3。
就0.4,0.66, 36,对不对,0.55,25,0.5倍的木星半径的样子。
对不对?这个掩食。
好另外一个呢,次掩的你看,A 它这个行星又去掩那个 B。
对吧?你可以看到掩食深度也就这样,很有意思。
这个都在那里,就确实发现AB属于两个都在发生掩食。
而且这两个呢,可以看到这两个行星太少你怎么证论呢? 还有一个叫
TDV 效应,什么意思?这个掩食的时刻,
这个主心跟这两个主心掩食的时刻就发现它很容易发生掩食呢,但这两个主心由于由于
第三颗行星的存在,它们发生,它们的轨道就不是标准的 cap
状, 不是没有受摄二体问题,所以这个掩食时刻居然就,受摄的二体问题,它掩食时刻会发生变化。
而且这个变化是相关的,一个是朝前一点,一个是朝后一点,因为都是同一个天体引起的。
所以看了这种反相关性,这叫 transferred time fluctuation。
那么这个可以,你可以看到,这个非常好的反向关系。
那么证明这两个就是行星,这个就不需要再私下去证论了。
因为私下去证那个恒星是非常难的,要看
一个恒星要看十年,多少年?看十年能找到一个行星还算是运气的。
对吧?有的看了十年,这个数据就一直上去上去,一直不下来。
就没有周期性就没法证明,它一直不下来,然后 又不肯放弃,因为越长的周期,你找到一个越珍贵的,因为
周期很短的找到很多,越是这个周期越长的恒星,越珍贵,你越舍不得放弃。
所以他们告诉我等了十年了,最后终于掉下来一个点, 他看到那个掉下来的点,他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终于把你盼来了,他们说,终于掉下来,结果,换句话说,你至少还得再看十年。
才能把这个圈子下来 [笑],但是他知道看得有希望了。
只要这个点不是误差,他再等十年也可以,因为这个周期如果是二十年的那个 周期二十年那个行星,那这个价值是非常大的,就是。
因为大家看到前面系外行星都是靠轨道周期很近的。
所以这就是这个,所以有些做观测你不要看着觉得发现很轻松,要看他看了多少年了。
所以人家得到那些荣誉是应该的,值得的,他做了多少年贡献,对不对。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