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
这个章节开始我们会 结合腾讯的这个命题,来尝试着开一开脑洞
尝试着给大家呈现一些更加切实可行,但同时又比较容易出彩的
一些叙述方式,所以全民健身的这样一个命题 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健身包括哪些内容
应该会有现在很热门的跑步、 马拉松 打球,然后包括广场舞、
舞剑、 舞刀弄枪,包括 游泳,这些都算是。
那么我们,因为我们作为练习嘛,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目前比较热门的跑步,特别是马拉松
以马拉松为目的的跑步这个运动为例好了,首先我们来提 一下啊,就是在我的前面几门课当中,我有放过
我曾经拍过的一个早期的作品《寻找爱上海的理由》
>> 有努力,就有回报
>> 给我儿子挣学费,哈哈哈
>> 有同学就会提出来,说比较喜欢这种方式
然后后来想了一下,其实这种方式也是更加适合 初学者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就因为它
不是那么在乎你是搭了一个景还是一个实景,就是你可以去实景去采访,它里面不需要
一些很好的演员,去挑战演技,因为它里面的人物是现成的,你去
街采一些人,对吧,街头采访,或者你去采访一些你身边的人,他们是一种
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接受你的采访,所以这里面不太存在一些 高难度的表演的问题。
然后,另外一点,它的拍摄 方式可能会更加的随性一点,因为它是一种纪录片类型的拍摄方式,会让
观众对它的画面,对它的整体的视觉效果
包括在后面的剪辑上面,要求都会不那么的高 他会觉得一个纪录片嘛,我做到尽量的真实可信
就可以了,有些时候太过太过精美,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有那么点点虚假
所以不那么完美的状态,其实是《寻找爱上海的理由》这种形式 之所可以被很多初学者使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前面讲到了这种像《寻找爱上海的理由》,就是一种访谈的叙事微电影的方式,所以我们- 来研究一下访谈叙事微电影 它是怎么拍的。
我们首先该做什么呢?我们 是拎起机器就去拍吗?
通过《萌童说爱情》这样的一个小片子,这样一个微记录片来跟大家谈一谈
访谈叙事微电影中的被访者。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好我们刚才看了这个非常可爱的影片啊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影片会 把"萌童"作为一个主要的切入点,让他来讲爱情?
也就是说我们,爱情这个事情,似乎好像跟儿童
的关系不是太大,或者说哪怕对爱情这件事情有认识的儿童
他的认识可能并不一定是全面的,并不一定是深入的
那么为什么要去找儿童呢,为什么不找成人呢?所以这是一个
影片当中,它选取的一个访谈对象的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童年是非常纯真的 可爱的,因为他还没有过早的、
过深的进入到这个社会规则里面,所以他还能保有一份纯真 一份童真的这样的一种状态,这是我们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
而这部影片其实也正好体现了我们成人对儿童的这样的一个期待
所以呢,这一群啊创作者就去一个幼儿园找了几个小孩,采访了那么多小孩
然后问他们对于爱情的看法,通过摄影机所捕捉到的他们一些非常细小的
或者说非常意外的一些细节,会让
我们意识到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这个访谈的结果是那么的真诚
从而也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现在想 来分析一下哈,我们在这样的一个
儿童为对象的访谈当中,如何通过访谈对象的 设定、
沟通来达到我们一个良好的,或者说我们预期的 比较好的一种访谈的效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需要深入 了解被访者,它分成两个部分啊,首先
第一个部分是我们需要在采访之前 通过周围的人去了解被访者
影片开始时,这些儿童走到这个场地里,然后坐下,然后随后导演说:"我们来谈一谈爱情"
然后这些儿童的反应都是很吃惊的,那说明他们事先没有 被告知这次访谈的一个主要的一个内容是谈爱情
但是他们在当时不自知,不知道的内容,不代表导演不了解这些小孩
所以这两者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导演会在这个访谈开始之前 可能会做一些,大概的一些了解,他们可能会
跟老师说:"帮我找几个不怎么怯场的、 不怎么害怕镜头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取舍
然后或者说因为他们讲爱情,他可能会 通过一些幼儿园的老师、 一些同学的一些交流
或者说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去尽量寻找到那些对于爱情 有或者没有经验感觉的这样的一些人
就是没经验可以,但是他得有些感觉,他得去了解这个 被访者的一些家庭的背景
然后他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所以说这是一些采访前所做的一些旁敲侧击的工作,而这个旁敲- 侧击也包括可能
你跟这个被访者本人,被访对象 你可能在不经意的状态之下有过一些轻描淡写的一些交流,所以这些
都是属于我们去了解被访对象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模式吧,一个流程之一
除了我们事先对于被访问者进行一些了解之外呢,我们在访谈的 过程当中其实也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尤其是创作者
对于被访问者的一个深入的内心的一个了解的这样的一个进程 所以呢我们在访谈进行当中还需要一种
观察的这种方式进行,对这个访问者进行一些深入的了解 而这个观察,一方面你要去看到他的喜好
比如说我们在这个《萌童说爱情》里面我们看到 有一些儿童他觉得kiss这个东西很脏,他不喜欢
这些其实,有些问题是导演在这个访谈的过程当中
他根据被访者的反应,然后他做出来的一些调整和反应,然后他会接着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下去
所以这是一个互动的一个过程,所以对于被访对象的了解 也在这种访谈的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当中在持续进行着的
这就需要这个对话者,记者或者说这个导演在现场具有一定的观察力
跟一定的引导能力,所以这是我们讲的第一点,深入了解被访对象
第二点呢我们要聊一聊理解 被访对象的心理,从而去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
跟生活,影片当中是儿童啊,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儿童的一些思维方式
跟他们的一些特色,首先因为儿童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所以他们以为
这个世界很美好,涉世未深,世界跟童话一样,他们是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这样的一个群体
同时他们的思维又有很大的跳跃性,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够集中,他们很容易被
一些旁的东西勾引走,或者说被吸引掉注意力 但也很容易对某个新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
所以说这是儿童心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而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当中的这个导演他- 会主动的
去引导,会随机的灵活的去扔出一些问题去跟儿童进行探讨,就会获得儿童的
很多非常真实的第一个反应,所以说这里面跟我们要 了解被访者的一个心理的状态
然后这里面,另外一部分,我们要融入他们的思想跟他们的生活
这里面呢我想举另外一个也是儿童题材的纪录片,这个长篇纪录片叫《幼儿园》
这个纪录片是我们中国纪录片这个历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一个重要的一个作品
所以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它也同样是以儿童为题材的 不仅仅采用了访谈叙事,它跟常规的这个
叙事的纪录片一样有访谈,然后呢有真实的记录
然后也有一些文献资料的还原或者一些情景再现也都有啊,它是把它的
整个的摄像机隐藏在儿童的这个环境里面 据说它在开机之前,它就已经让那个机器,让几台机器
布置在教室的不同的地方,包括说在室外的不同地方,它都已经布置了一个多月了
然后呢它让儿童事先已经熟悉了这些摄像机的存在,这些摄影摄制人员的存在
儿童也不觉得他们是一个外在的新鲜事物,对他们没有好奇
也没有太多的顾虑跟害怕,在儿童这样子的心理形成了以后
它才开始进行拍摄,所以说比较了解儿童的 心理状态,所以它做了一个这样的一个前期的一个准备工作
让儿童卸下他们的那种心防来接受摄影机的存在,或者说这个时候他们才会真实地展露出- 他们自己
所以这个是我们跟了解被采访对象的 基础之上,跟他们进行良好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前提跟基础
融入他们的生活,从而你才能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 这里面呢我们以儿童为例,那同时呢我们也要扩展到
更多的被访者,不管他的年龄如何,性别如何,背景如何 我觉得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被访对象分成两类
就一个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另外一类是 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因为这些其实
可以从一个人的交流当中,他的言谈举止里面 获得一个大概的一个判断,而对于感性的人呢,我们需要了解
他通常做事情比较凭直觉,然后说话可能相对来说
比较直观,描述的可能会更多的是一些画面式的,情感性的
段落式的一些内容,可能不太会 经常性的涉及到一些非常深邃的思想,非常严密的逻辑的这样的一些内容
所以这是感性人的一个特点,就像我们前面看到那些小孩子们 小孩子们在他们的这样的一个年龄阶段大多数都还是以感性
为主去接受了解跟这个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 那么对于理性思维的人,特别是我们在接受一些年长者
或者说一些学者专家这样类型的人,因为他们的职业背景,他们的人生经历
让他们更加习惯了用一种理性的逻辑思维去判断思考问题
他们也会更加追求问题的一种深度,所以说跟这样的理性的人沟通
你可能比较容易去深入探讨某一些逻辑性的问题
但同时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说他们可能 不太会用一些非常丰富的具象的
一些细节或者片段跟你描述一件非常感性的事情 或者说他们也不太可能会表现出很丰富的创造性,这叫感性思维的
人可能有些时候会流于一些表面一些感观层面的一些描述,所以 两者都有利有弊,所以感性跟理性的人
就像通过直觉去获得某种感知,或者是通过理性逻辑去获得某种对本质的认识
这是两条路径,这也意味着说主创作者们在面对这两类人的时候
他得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路径去到达这两个人 内心当中的一个本质的存在,他们对于这个
问题的最真实的一个认识,所以说这也是我们 深入跟这个被访问者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一个需要了解的一个内容,第三点我们来讲一讲我们需要跟 被访问者建立一个非常平等的沟通的关系
然后来进行一个访问式的表达,刚才看的《萌童说爱情》这个影片呢刚好非常好的一个例证啊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所有的镜头都是跟儿童视线平行的
>> [外语]
>> 这意味着什么?因为儿童他们身高比较矮,他们坐下来以后
他们一般都会比成人的位置要低一点,那也就意味着说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镜头是因为
导演制作团队他们把机器降低,他们自己弯下腰来
把自己放在了跟儿童一样的高度 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去跟儿童对话,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一个态度的一个问题,我们要营造一种平等的态度 你要以平等的状态对待他,同时让被访问者感受到
他在被平等的对待着,所以说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一切交流
才会更加的深入,更加的真实,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一个就是观察式的表达
在这样的访谈当中,其实工作人员不会太多,可能就导演摄影师
可能顶多再来一个问问题的一个记者这样的一个角色,可能就两三个人的一个小团队
他们需要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去捕捉到一些细节,而且需要去当机立断
去决定,去取舍,去选择哪一些细节为他们所用
而这个时候的观察就体现的尤为的重要,而同时这个观察
也在于一种表达,就是说创作团队或者说纪录片的导演
他需要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而他的表达是在观察被访问者的这个态度
跟他的表现的基础之上,他需要去见缝插针的去引导问题 或者说去获得被访谈者的一个第一手的反应
这都是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在片中看到的这些孩子们听说今天要讲爱情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反应
>> [外语] [音乐]
>> 我们会看到创作者在问这些孩子们那你觉得爱情是什么,其中有一个小孩提到了
他的爸爸妈妈的之间的爱情,然后后来我们就会看到会接连有几个小孩都在
谈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说也许导演是在采访了某一个儿童的时候,这个儿童讲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而这个之后呢可能这个团队就会通过这种观察的方式
他也知道说可能可以去引导一些儿童去谈关于他们父母的一些事情
父母之间所呈现的爱情对他们的一些影响,所以他可能就会通过这个观察
来主动地去表达一些内容,所以这是一种观察式表达的
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案例,所以说这样的影片最后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活生生的
并且让我们自行判断的这样的一种感受 它跟传统的解说词一样啊,这种居高临下的这种方式
意愿的叙述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呢对于这样的一种访谈式的叙事方式
我们在了解被访问者的基础之上,同时我还要去了解如何在访谈的过程当中
去控制以及处理一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