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同学们好,额我们接着上讲,继续来谈队列研究
那么前面我们谈了什么是队列,什么是队列研究,下面我们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
要开展队列研究? 下面我们来看嗯一个横断的研究的例子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饮茶习惯 与肾结石的这样一个关系。
那么这里有一个横断的研究的这样一个示意图 在某一个时点,我们进行了一个人群的调查
在调查中,人群将会分为这样几个类型 一个是饮茶者,不饮茶者,啊
还有就是肾结石患者,非肾结石患者。
那么根据他们的暴露情况,人群会 嗯,把它分成这种四种情况,也就是饮茶
得了结石,或者没有得结石,不饮茶得了结石,或者不得结石
那么我们看绿色的啊表明饮茶,啊不饮茶的所谓的啊这种空心的这样一个,一个符号
那么在这个,我们观察了两千人当中,我们从这个表可以看到 这个两千人当中,那么饮茶者的肾结石的
啊这个,这种患病的水平是,应该是呃 18%
嗯千分之一百八 18% 那么不饮茶者,这一组的呃
肾结石的这种患病水平呢是 2% 或者是千分之二十,那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嗯似乎饮茶 额和肾结石之间他们是存在着一些关联
啊饮茶者人群当中,他的 这个肾结石的患病水平,明显高于不饮茶者
那么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有人对这个这个研究啊,这个结果有些怀疑
那么因为你是在一个断面上去调查这个患病情况和
一些个因素它们之间的关联,那么这种关联是不是真实的呢? 啊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些质疑
这就是人们质疑饮茶和肾结石它们之间是不是有 真实的这种因果的关联。
针对这个质疑,就有人开展了这样一项研究 那么比如说在某一个时点上,我们同样进行
一项研究,这个研究设计跟刚才所做的这个横断研究设计就不太一样了
嗯刚才横断研究设计是在一个断面上来看饮茶和 啊这个肾结石之间的关系。
而在这个研究当中,我们 看的是嗯,就没有这个肾结石病人当中,我们先把人群分为两个人群组,一组是
饮茶的人群组,一种是这种不饮茶的人群组 我们对这两组的人群呢
进行一个 追踪、 随访、 观察 那么结果我们得到一个,这样一个呃一个一个情况
那么我们观察了是饮茶者 1000人,不饮茶者也是
1000人 那么我们得到这样结果就是,饮茶的
和不饮茶者的这两组人群的,这个所谓肾结石的频率 是一样的,都是
1%,或者千分之十 那么这个研究的设计,跟刚才这个横断研究设计是不太一样的
啊,那么前一个设计是一个在一个断面上看因素和疾病基本之间的关系
而这样一个队列研究设计,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把人群分为两个组
暴露和非暴露两个组进行随访、 观察,看看我们观察的结局和暴露之间有没有关系
那么对于这两项研究设计,你们认为哪一种
结论更加可靠呢?我们看第一个研究设计,我们是一个,只是在一个断面上描述
啊这个暴露和疾病的关系 这时候我们很难确认谁是因
谁是果,到底是饮茶的习惯导致肾结石的形成 还是由于肾结石,得了肾结石这种病之后
那么他慢慢养成 或者在医生推荐下,他形成了这样一个饮茶的习惯
那么,啊,根据实际的调查,我们发现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后者
因为肾结石之后,医生常常要,额,要去
告诫病人啊多喝水,这样有利用啊这个结石的排出 等等吧。
实际上我们在一个断面上观察这种现象,它是一个
就是反向因果,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它们没,或者说它们根本就没有关系
这是一个队列研究的结果,这个队列研究的结果呢 它是一个时间顺序,
是比较合理的,暴露在前,而出现结局在后
从科学的论证的这样一个,一个时间顺利来讲,它更具有 合理性啊。
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 横断面研究是不足以论证暴露和结局之间的关系
只有通过纵向的研究啊 特别是要通过纵向的前瞻性的这种随访观察
才能够比较可靠的说出暴露和疾病之间的真实的关系 总之,为什么要做
队列研究?是因为横断面研究难以确认 因素与疾病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
而队列研究是一种由因到果的研究 队列研究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那么这种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和检验 病因假设。
那么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好大家可以看这样一个示意图
我们在研究的一开始,那么要选择一个很明确的研究人群,那么这个研究人群他的一个
基本,对研究人群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什么?他一定是都不患有我们所研究的 疾病。
比如说我们研究吸烟与肺癌 它们的关系,那么这个研究人群一定 没有得肺癌的病人。
我们研究饮茶 与肾结石,那我们研究的人群里头,一定没有这个 肾结石的病人。
啊,那么研究人群我们 把他分成两个组,那么一组是暴露这个因素这个组,一组是非暴露组
那么对这两组人群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长期的随访、 观察、
比较 比较某种疾病,我们感兴趣这个疾病,它
出现的频率,比如说发病率、 死亡率,或者说某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
都可以作为我们感兴趣的结局,看看这些现象出生的频率 在两组之间有什么样这样的差异。
举例来讲,如果说我们观察的是发病率 那么如果暴露组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
非暴露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高度怀疑这个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有着某种关联
那么这是啊队列研究的一个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
那么它都有哪些个设计的类型呢?
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呃,这里给出一个例子就是
关于职业接触二硫化碳与冠心病关系的一个流行病学研究
那么这也是一项队列研究,大家看这些研究 这个研究是怎么进行的。
那么在 1967年 那么额一个荷兰的一个
职业卫生研究所一个科学家,他开展了一项关于
职业接触二硫化碳与冠心病的一个前瞻性的这样一个研究 那么额他将人群呢
分成接触二硫化碳的人群 那么作为暴露组,将不接触二硫化碳一般人群作为比较组,那么进行
前瞻性的这种观察,比较这两组人群的
这个冠心病的发病水平,我们讲这种研究属于这种 啊一种,我们刚才讲的标准的队列研究这样一个方式
那么他一直观察到 1972年,那么研究二硫化碳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那么这是一个标准的队列研究。
在这里大家看到 这个科学家他为了提高他的这种研究的工作的效率
他采用了一种特有的一种设计方法,这个工作是怎么做的呢? 由于他掌握了在
1942年这个地区,人群当中有哪些人
接触了二硫化炭,还有哪些人没有接触二硫化炭,他掌握了这些资料 那么这个时候呢
他把这个在 1942年的时候 接触二硫化炭的人作为暴露组
而没有接触二硫化炭的作为一个比较组 那么从
1942年回顾到 1967年 也就是说他假定这个研究始于
1942年 那么看看从 1942年到现在,也就是到他的观察,在研究的这个时点
1967年这个时点 这个二硫化炭这个暴露人群和一般人群相比
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是明显的增高。
那么这种研究 也就是说在以前的
到某个时点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进行这样一个观察,从那个时点到现在
他发病的水平有没有什么变化,或者有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差别很大,我们认为这个二硫化炭暴露可能跟冠心病有关系 那么这种研究设计,我们把它叫做回顾性的
队列研究,为什么叫回顾? 是因为我们研究的时点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所以叫回顾
为什么叫队列研究?是因为他是研究是按照暴露和非暴露进行分组的这样一个研究
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回顾性队列研究,或者叫 历史性队列研究。
那么 如果这项研究从 1942年
开始做回顾性队列研究,那么观察到 1967年
那么我们把,我们讲这一段叫回顾性队列研究 那么从 1967年观察到
1972年 这段时间呢就是额,这段时间也就是说是
额是叫前瞻性队列研究 如果在一项研究当中,同时开展了回顾性队列研究
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这时候我们就把它叫做双向性 队列研究。
那么这是额流行病学上,把队列研究分成这样一个三大类
也就是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双向性队列研究
那么在流行病学当中我们常常讲暴露
和结局,那么什么叫暴露和结局? 暴露通常是指
某种待研究的这种特征 啊这种暴露可以是年龄,可以是性别,可以是遗传,可以生活方式等等
结局呢,可能可以是我们所关心的各种各样的疾病
啊包括,啊是各种疾病是不是发病,是不是有某种疾病死亡
或者是他的各种各样的健康状态状态,以及或者是生命质量等等
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