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刚才这个段落我们可以看到,他
在开始的时候是,这个女孩子叫晶,这个女孩子晶跟这个男主角邦说,
我要离开你一阵子,然后女孩子就上了出租车,然后就走开了。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男生邦非常的喜欢晶,所以晶的离来对他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打击。然后
导演就通过设定让晶的这句 晶要离开邦一阵子,让这句话一直在他脑海里面盘旋,盘旋到这种这种状态。
就是说明她带给他的打击很大。他就让这句话变成了邦听到的所有的话。
就比如说邦去市场,这个市场两边,人行道两边摆满了
卖各种各样的,卖碟片的,什么卖布的,卖菜的,就是卖各种东西的人。
这些人一般来说,他们应该,他们一般都在讲着各种各样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应该是讲- 这些话。
对吧?但是在邦听起来了,这些话全部都变成了“晶要离开邦一阵子”这句话。
所以导演就把这个情景可视化了出来。
然后我们就看到非常搞笑的一幕,就这些卖碟片的,包括收音机里面
唱出来的歌都是这句话的歌词,就非常好玩,非常奇幻的一种超现实的的一种效果。
所以这个是超现实带来一种非常搞笑的一个状态,可能有同学说,那这样的一个效果,可- 能是不是
用到一些特效啊,那我不会特效我怎么办?我是不是就没法做这种奇幻的,或者超现实风格的- 这种影片的了。
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下面给你们给一个例子,是《安妮霍尔》里面的一段 他里面完全就没有任何特效方面的技巧,甚至你都不需要什么技巧。
你就可以把这种超现实的感觉把它拍出来。我们上周二
刚才我们看了《安妮霍尔》里面的这一段,这个段落 《安妮霍尔》这个影片,其实我个人非常喜欢,有兴趣的同学你们可以仔细去看一下,这部-
影片里面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幻的各种各样的超现实的段落,就这个伍迪艾伦这个小老头子,
他的脑子其实真的挺好使的,就是呈现了多种多样的一个状态,刚才你们看到这个段落
它其实处理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说Alvy在排队买电影票的时候,
然后他前面有一个人是一个大学教授,一直喋喋不休,就自以为很有学问,然后跟他的女伴- 就讲一些
看起来挺有学问的一些话,然后Alvy就很恼火。
然后他们就杠上了,Alvy就主要地去挑衅他,他们就关于
麦克鲁汉的关于媒介理论的一些内容,他们就吵了起来, 然后刚好排在他前面的那个教授,刚好就是
教媒介的,所以我们就觉得,Alvy是不是就要占下风了
然后Alvy就吵吵吵,然后发现就这样吵就不尽兴,他就从旁边,从画面之外
拉了一个老头子进去,然后说我就不跟你吵了,我让麦克鲁汉自己来跟你说他的理论是什么。
然后我们就看到一个老头子,从画面外被Alvy拉了进来,那个自称是麦克鲁汉的老头子就
就对着镜头说,关于你刚才说的那番谬论,我是这样子理解的,然后他们就开始讲了。
然后影片这段落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呈现。
我们刚才看到。这个方式首先一点很搞笑,就是说, 大家都知道麦克鲁汉是加拿大人,不可能在当时那个场景里面出现的,
所以那个导演就把他拉进来,这就是一个超现实的一个
呈现吧,但是他的这个超现实其实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就找一个老头子, 然后他自称是麦克鲁汉就OK了,
实现起来很简单。所以这个片段其实是一个恶搞跟超现实进行结合的一个片段,是作用于我们- 的理性的。
而不是像前面《大狗民》那段,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是作用我们的视觉系统的。
这两者是属于我们构造超现实里面的两个不同的方向。
我觉得是这个我们可以,特别是后面那个部分,实现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却也会有这种超现实的效果,我们可以把它用起来。
像这样奇幻的或者超现实类的影片非常多,我们举
比如说日本的,我觉得日本有很多这种奇幻的超现实的影片。
比如说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比如说像《SURVIVE STYLE》,杀妻 国内翻译成叫做《杀妻总动员》。这两部影片就是属于那种
画面色彩非常的丰富,然后他们会用一种非常夸张的表演,会把歌舞的
元素,引到叙事里面来,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和抒情的作用。它里面用这种夸张的色彩,然后
非理性的这种构图,很不寻常的构图,来呈现一种非常
奇幻的、绚丽的、色彩丰富的梦境般的这样的一个场面,这是一种
奇幻类的这样的一个超现实。还有一种我觉得是像《谜墙》、《天生杀人狂》 或者像《梅子鸡之味》、《黑镜》里面的一些影片这样的。
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绚烂的,这样的一个超现实。
像这些奇幻类超现实的影片,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
他们基本上都会不自觉地采用独白的方式,把他们主观的
思想活动,他们这种非常规的,反理性的这种思想活动来把它呈现出来。
构建了一个超验的,反理性的,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实世界的这样的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
这样的影片,其实我们在看的时候,会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但是我觉得就是说任何一个奇幻的,超现实的视觉表现形式,它都 只是一个形式,绚烂之极,总归要归于平静。所以我觉得形式
上的这种超现实的效果,奇幻的效果, 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现实的一点关照。
然后可以引起我们针对现实生活或者现实世界的一些思考,这样才会真正地
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就像《梅子鸡之味》,我觉得我最近比较喜欢的一部影片。
形式很绚烂,然后充满了超现实的色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她尝试着各种方法自杀,他们
甚至尝试了说,他在临时之前,死神也被他召唤过来,然后他跟死神进行了一番对话
这些都是超现实的手法来应用,但是这部影片,我觉得最后的落脚点
他其实还是,我们在这个艺术家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死法之后,
我们才发现说,艺术家真正的死因,不是他前面交代的说,是因为他的妻子砸了他最心爱的一- 把小提琴。
然后导致了他做出了自杀的这个决定,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在影片最后可以看到。
他自杀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在街上遇到了他年轻时候的恋人, 她那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儿孙满堂的一个老奶奶了。
当这个艺术家满怀着深情地看着这个他一生当中唯一的挚爱的时候, 却发现,这个老奶奶,这个曾经的恋人,
迷茫地望着他说,你是谁,我已经不认识你了,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所以昔日恋人的这种态度,才会让艺术家
真正地陷入一种想要自杀的这样的一个境地。那我们也是在影片的最后我们才发现说,
导致艺术家自杀的这样一个原因的所在,其实却并不是真实的,老奶奶
她默默地躲在街角,然后他看着艺术家的离去,然后她自己
失声痛哭了起来。其实一直在这一刻,我们其实可以从她的这种失声痛哭里面感受到
曾经再绚烂的东西,比如说曾经那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在生活面前,
也是完全无力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这种无力感,她的这种岁月年龄给予的
那种再也回不去的这种无力感。所以我觉得就是这种无力感,其实是
这部影片那么绚烂的,奇幻的,超现实的这个形式的一个落脚点,就是最后的
这种对于现实的中无力感的这样的一个反映。这部影片其实是挺令人深思的。
前面讲了那么多也就是说希望提醒大家, 这些奇幻的、超现实的影片,它的形式再绚烂,再超现实,再奇幻,
它终归还是要在落实到我们现实中来,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这样的影片才是值得我们回味的。所以这是我觉得,我们在设计
或者说在构思奇幻、超现实类风格影片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
希望你们时刻牢记这一点,不要让你们影片 看起来超现实,然后落脚点也还是那么超现实,那就是一种
不着边际的状态了,我们一定要避免这样的状态。
【听录、校对】冯允鹏(MOOC学院ID:晴朗FDU)